课程介绍
江苏省“八礼四仪”中,“八礼”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八礼四仪是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表现情况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之一。
【入学礼】
活动背景:
一年级新生跨进了小学的大门,真正的学习生活便开始,从一个咿咿呀呀无知的幼儿将逐步长大成人,所以入学礼便成为孩子一生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仪式。
活动目的:
通过古今合璧,精心组织开展寓意深刻、庄重热烈的小学入学仪式,引导新生能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小学生角色,感受入学乐趣;能认识班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感知礼仪规范,强化责任意识、增进爱国情感;争做“谈吐文明、举止得体、形象可爱、积极向上”的小学生。
【成长礼】
活动背景:
成长礼,是孩子成长的界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通过集体庆祝十岁生日的活动,体验成长的快乐、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未来的责任。
活动目的:
在成长礼中融入亲子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在于能够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亲子活动属于寓教于乐,也就是在玩的游戏过程中,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青春礼】
活动背景:
14岁青春仪式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从童年到青年的转变,意味着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明朗。 这个仪式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青春年华,走好人生之路。
活动目的:
十四岁,是青春的第一步,是从少年迈向青年的转折点。在初中生举行“十四岁青春仪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放飞理想,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珍惜十四岁的青春年华,迈好青春第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成才的轨迹中留下难忘瞬间。
【成人礼】
活动背景:
为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八礼四仪教育精神,成人礼是一个人从少年儿童时代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18岁成人礼主题教育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 本次活动围绕着“青春·感恩·责任·理想”主题,通过活动,让同学们一起感悟青春的精彩,使孩子们回味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父母养育和老师教育的辛劳,学会感恩,懂得担当。成人礼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生过渡仪式,意在提示从此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宣告长大成人,并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同时也培养其自尊自爱自重的良好意识,逐步达到成人的自觉境界,具有较高责任感,也使承担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立事立功的壮志变为有志者的强烈愿望。通过庄严庄重的仪式,给孩子十八岁留下难忘的回忆和更有意义的见证,特举办本次成人仪式暨毕业典礼,让学生在即将离开学校时期,留下永久的回忆。
活动目的:
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冠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我们现在学习、创新和实践新的成人礼,就是为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民族传统礼仪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明、激励青年人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